当前位置:首页 > 吃瓜爆料 > 正文

娱乐吃瓜酱之民国征婚词,那些年,征婚广告里的爱恨情仇

民国时期的征婚词和征婚启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婚姻观念和审美标准。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民国征婚词和征婚启事:

民国征婚词

1.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

内容: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2. 喜今日嘉礼初成

内容: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4月老庙,佳侣共许愿,福缔良缘。百梳发,粉黛倾城颜,凤冠霞帔。花妆红,新娇乘鸾轿,紫箫声起。花瓣洒,嫁与心中郎,鸾凤齐鸣。鞭炮响,新郎背新娘,宾亲喜迎。

3. 从兹缔结良缘

内容:从兹缔结良缘,订成佳偶,赤绳早系,白首永偕,花好月圆,欣燕尔之将泳海枯石烂,指鸳侣而先盟,谨订此约。

民国征婚启事

1. 蔡元培的征婚启事

内容:蔡元培在1900年的征婚启事中列出了五个条件:一、天足者;二、识字者;三、男子不得娶妾;四、夫妻意见不合时可解约;五、夫死后,妻可以再嫁。这些条件在当时非常前卫,挑战了传统观念。

2. 章太炎的征婚启事

内容:章太炎在1902年的征婚启事中,要求女方为“大家闺秀,能写小文章”,并且要有“听从性质”。这些条件显示了旧文人的情调。

3. 上海《民国日报》的征婚启事

内容:1931年7月,上海《民国日报》刊登了两则征婚启事,一则为女征男,要求男方“面貌俊秀,中段身材,望之若庄严,亲之甚和蔼;学不在博而在有专长;高尚的人格;风姿潇洒,身体壮健,精神饱满,服饰洁朴;对于女子的情爱,专而不滥,诚而不欺;经济有相当的独立;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有创造的精神,有保守的能力”。另一则为男征女,要求女方“清洁的嗜好和能力;概括的眼光和学识;缜密而周到的心思;充量而素养的情感;治家的兴趣和能力;不要眼光势力;不要自我太强;不要太无意见;不要见人羞怯;不要态度虚浮”。

这些征婚词和启事不仅展示了民国时期的婚姻观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进步和开放程度。说起民国时期的征婚词,那可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呢!在那个年代,征婚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得讲究文采,得有个性,还得有点小趣味。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穿越回那个年代,看看那些充满趣味的民国征婚词吧!

一、才子佳人,诗意盎然

民国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征婚词自然也是文采飞扬。比如,有位名叫杭席洋的诗人,就曾撰写了一篇风趣幽默的征婚启事。他写道:“创世记云,人独居寡欢,此千古婚姻之根据也。”这话说得既文雅又风趣,让人忍俊不禁。他还自嘲道:“貌逊安仁,难博贾妻之娴笑。才非司马,安望卓女之钟情?”这样的自嘲,既显出才子的风度,又让人感受到他的真诚。

二、名流显贵,条件苛刻

民国时期的名流显贵们,征婚条件自然也是相当苛刻。比如,学者章太炎先生,他在征婚启事中就提出了三个条件:一须文理通顺,能作短篇;二须大家闺秀;三须有服从性质,不染习气。这样的条件,简直让人望而生畏。不过,章先生也是一位有担当的人,他在征婚启事中还表示:“由亲命则割足适履,命媒妁更搔痒隔靴。”这话说得既坦率又幽默,让人不禁为他的率性点赞。

三、普通百姓,趣味横生

民国时期的普通百姓,征婚词也是趣味横生。比如,有位名叫“某君”的男子,他在征婚启事中写道:“现年24岁,准备去欧美国家考察学习,离开之前想找一位女伴。倘若女方也有意出国,某君愿意出资赞助;如果不愿意,那待他回来后两人结婚也可。”这样的征婚启事,既展现了男子的豪爽,又让人感受到他的诚意。

四、烟花女子,勇敢追求

民国时期的烟花女子,虽然身份特殊,但她们追求幸福的勇气却让人敬佩。比如,有位名叫黄雪花的香港妓女,她在征婚启事中写道:“自维陋质,少堕烟花。柳絮萍轻,长途浪遥。茫茫恨海,谁是知音?黯黯情天,未逢侠士。”这样的文字,既展现了她的才情,又让人感受到她的无奈。但她最终还是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让人为之动容。

五、时代变迁,观念更新

民国时期的征婚词,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展现了时代变迁和观念更新。从最初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后来的自由恋爱,征婚词的变化,正是社会进步的缩影。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也觉得民国时期的征婚词很有趣呢?在那个年代,人们对待婚姻的态度,既传统又开放,既严肃又幽默。这样的征婚词,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